使用Zoom來進行兒童崇拜 Part 4 – 在崇拜中展示媒體或教材
上一篇文章已經正式開始了你的第一個兒童崇拜,在崇拜過程中,或許你需要向小朋友展示一些教材,例如PowerPoint或影片等等。請導師必需要在崇拜開始前就要把所需的教材與電腦檔案預備好了。
使用PowerPoint
請導師把需要的PowerPoint檔案在崇拜前全部開啟備用,若可以的話,建議將整個崇拜流程所需的PowerPoint結合成一個檔案,方便使用。
上一篇文章已經正式開始了你的第一個兒童崇拜,在崇拜過程中,或許你需要向小朋友展示一些教材,例如PowerPoint或影片等等。請導師必需要在崇拜開始前就要把所需的教材與電腦檔案預備好了。
請導師把需要的PowerPoint檔案在崇拜前全部開啟備用,若可以的話,建議將整個崇拜流程所需的PowerPoint結合成一個檔案,方便使用。
使用Zoom來舉行的兒童崇拜即將要開始了,還有什麼要做嗎?
在Zoom程式中,進入Meetings,選擇你已設定好的議程,然後按Start。如果崇拜有多於一位導師,我建議大家在崇拜開始前提早一些進入會議中,導師們可以彼此在這個時間溝通一下,甚至是最更重要的事情:祈禱。
▼先來看看這個軟件的介面,中間的範圍就是音效的Cue List
▼今次我會以「耶穌平靜風浪」這個情節來作一個示範,先預備好所需的聲音檔
上圖見到的內容包括一個背景音樂、大風聲、大浪聲、打雷聲與及一段耶穌的配音,音較是從網上下載回來的,耶穌配音是自己錄的
場景次序
Cut List製作步驟
▼先開啟一個空白的Workspace,然後從Finder將第一個聲音檔以滑鼠拖曳至中間的Cue List
▼由於這般音樂有一段不需要的前奏,我想直接由某個位開始播放,可以在最下面的Inspector上選”Time & Loops”
▼在Start Time填寫開始的時間,或者可以在中間時間軸將上面的三角點拉至相關位置,更改後,這段音樂全長約1分38秒改為1分26秒
▼這個其實是開場及背景音樂,我不用把全段音樂播完進行之後的內容,所以我在這裡加入一個Fade Cue,請在左邊的Toolbox選”Fade”,或者鍵盤按”Command + 6″,即可加入一個空白的Fade Cue
▼然後我要指定這個Fade Cue是用來Fade那個聲音檔,方法是把需要的那條聲音(即上面那一行),用滑鼠曳到這裡。聲音檔已定好了,但左邊仍有一個”X”,其實是仍未設定好所需的音量
▼在Inspector選”Level”,並設定音量為”-12″,即是將音量Fade Out至-12db
▼設定好後,在圖中這個位點擊兩下,這個符號代表當這個Cue完成後自動進行下一個Cue
▼再加入大浪聲及風聲,同樣是從Finder中逐一加入至Cue List中,並在第一個聲效右邊的位置點擊一下,代表在進行”大浪”同時,”大風”會同時播放
▼再加入”打雷聲”,這一組聲音我不設置任何自己播放,因為我想人手按需要來操作
▼耶穌預備要出場了,把這段已錄製好的聲音檔加進Cue List
▼當耶穌一開始說話,風浪也平靜了,所以我在之後加入四個Fade Cue,最後一個是故事完結後Fade Out音樂的
▼並將之前的三段音效,包括:大浪、大風、打雷,分別以滑鼠拖曳到至這三行中
▼然後更要把圖中三行Cue設置為與下面同時播放,即時當耶穌開始說話,上面三個音效都會同時進行Fade Cue
▼在Inspector選”Level”,並設定音量為”-inf”,即是將音量Fade Out至沒有聲音
這個Cue List就製作完畢了,把Cursor移至第一行,按鍵盤上的Spacebar即可開始播放設定好的Cue
QLab是一個可以免費下載的軟件,若果單是用來播放音效及輸出至一部投影畫面,是完全免費的,但這個軟件還可以用來控制其他舞台燈光與設備,甚至輸出多組投影畫面,但這些專用的功能需要收費。
▼開啟瀏覽器,你會發現只見一個維港景色,因為這個是一個全本土製作的App,值得支持一下,請按左上角那個icon開啟主菜單
▼你會看到畫面會開啟了一個半頁的瀏覽器,原因是這個程式可以讓你一個畫面展示多於一個網頁,不過在iPhone上似乎有點細,讓我們把他改為Full Screen,請按上面的一個icon
▼輸入youtube.com,你可以試試Facebook或其他視頻網站
▼進行YouTube網頁版後,自行搜尋你想下載的影片,再進入影片中,在影片上點擊一下播放影片
▼在影片播放期間,在影片上按實不放,直至出現下面的選單,這個瀏覽器已將這條影片的實際檔案路徑找了出來,再按下面那個Download icon
▼畫面即時好似紅海般分為上下,下面是這個瀏覽器的自家媒體櫃,最上面藍色部份告訴你即將下載
▼下載完畢了,YouTube的影片MP4形式儲存在這個App的媒體櫃
▼從左上角的icon開啟主菜單,再從菜單上按”Files”,打開媒體櫃
▼所有下載回來的影片或檔案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,點擊所需的影片
▼影片就立即可以播放了,影片的播放操作與其他App的操作分別不大,這裡不作多說了,你可以便用VGA/HDMI Adapter來輸出至投影機,甚至也可以使用Airplay功能。影片播放還有一個特別功能,就是可以在右下角”1.0x”按左邊那個人仔或右邊那架飛機去調節影片速度,非常實用。
這個App是一個付費軟件,購買後可同時在iPhone及iPad上安裝,而iPad版的影片播放更可以支援畫中畫(Picture in Picture)。只可惜到目前版本2.2.0,下載回來的影片並未支援iOS的Open in功能,即是下載回來的影片,你只能透過這個App來播放,未能使用其他App來播放,也不能透過其他方式來Share出去。盼望開發者可以在往後的更新補上這個功能。
iTunes連結:https://itunes.apple.com/hk/app/tilebrowser-multi-window-browser/id934317791?mt=8
▼先在App Store下載這個免費App,這個App同時也有iPad版
https://itunes.apple.com/us/app/total-free-browser-file-manager/id557285579?mt=8
▼進入影片後,這個瀏覽器竟然可以找到相關的影片路徑,我相信原本是可以直接下載影片的,但筆者試過按左邊Tick號並不成功。所以請按右邊的X繼續如下步驟
▼在上一個畫面按”Done”返回這個畫面,然後將網址這字串由”m.youtube”,修改為”www.ssyoutube”
▼再按左上角的”Menu”,會出現這個App的主Menu,再按”Files”
▼進入這個瀏覽器的File Manager,所有經這個App下載回來的檔案都會儲存在”downloads”中
▼進入download後,影片已可以Offline收看了,若你直接按檔名稱,影片會立即播放
▼若你按右邊的箭號,還可以選擇把影片”Save to camera roll”,或者以”Open in”在其他影音播放程式開啟
直按在iOS上下載YouTube的確是步驟煩複…
你可以到以下兩個網站,查一下你的機型是否支援其中一個制式,然後配備相關的連接器就可以了。
MHL http://www.mhltech.org/devices.aspx?tid=1
SlimPort http://www.slimportconnect.com/slimport-supported-devices/
無論你使用MHL還是SlimPort,通常你在坊間會找到以下這兩類的東西,其中一款是一條完整的Cable,另一條是一個Adaptor,視乎你自己的需要去購買,你買到的形狀與下圖未必完全一樣,但具體的功能應該近似。
有一點需要留意,無論你是使用MHL還是SlimPort,在連接到LCD TV或投影機的同時,這個Adaptor或Cable都需要透過micro USB供電才能使用,否則不會有任何反應。
以下圖為筆者使用過的一款MHL Cable,當中附送了一個5針轉11針的microUSB Adaptor,讓不同插口的手機也可使用
▼使用Cable連接LCD TV的概念圖(中間那條USB線當然不夠長)
由於Android HDMI Cable分為兩個陣營,而USB接頭也分為microUSB 5針或11針,較為新的手機更使用USB Type-C接頭,近期有些較新的型號也開始不再使用有線HDMI,而改用了無線同屏,若然你沒有能力分辨那條線才合用,請在店舖裡請求讓你試過Work才買。如果你的Android兩種線也不支援,那你就得改用無線同屏器了,詳細可瀏覽這裡。
另外市面上也會找到一款為SlimPort to VGA的Adaptor,筆者在了解過相關的技術,VGA與HDMI有少少不同,這個Adaptor不一定是每款支援SlimPort的手機也可以用。
上圖是蘋果推出的Lightning to VGA Adapter,只要你使用以下型號的蘋果產品,就可以使用這個Adapter經VGA連接投影機了。若果你不清楚你是使用甚麼機型,凡是使用以下Lightning Cable充電的蘋果產品,也可以使用。
將Adapter連接至iPhone,然後再接上VGA Cable,再把VGA Cable連接至投影機即可
接上VGA Cable後,你就可以利用iPhone播放影片,或者使用Keynote作PowerPoint簡報了。
若你使用Keynote進行簡報,iPhone上還可以出現簡報者檢示畫面
▼在VLC開啟影片,在所需位置按暫停,暫停的畫面就是你要擷取的內容
▼從Pull down menu中選”Video > Take Snapshot” (視訊 > 抓圖)
▼如果是Windows版的VLC在畫面上或者你會見到下面的「進階控制工具」(Mac版是沒有的),在上面按圖中這個icon也可以
▼擷取取了的畫面就會儲存在你電腦內圖片的資料夾中,預設的格式是PNG
有需要的畫,你也可以修改圖片的儲存位置及圖片格式
除了VCD外,DVD也是一個非常之普及的影音媒體格式,基於要製成一件產品推出市面售賣,影音光碟仍是銷售的主流。在基督教書室,也會找到各種不同的影片或卡通,因為VCD的質素太低了,所以近年的出產多以DVD為主。
雖然DVD仍是出版界的主流,但是播放DVD卻已不再是主流,甚至新款的手提電腦更沒有光碟機!怎辦?
為了方便播放,你可以選擇把DVD影片光碟轉換為一個電腦檔案,你就可以直接儲存在USB手指上,用電腦中的Video Player來播放了,非常方便。
以下會講解其中一個免費軟件FormatFactory,把DVD轉換為Video File的方法。主意:要進行以下步驟你必需要找部有光碟機的電腦來進行。
1. 把光碟放入光碟機
2. 開啟FormatFactory,在左邊的目錄上按”ROM Device\DVD\CD\ISO”
3. 再選”DVD to Video File”
4. 軟件會先讀取一下光碟中的資料
5. 讀取資料後,軟件找出這張光碟一共有3個Titles。不同的DVD會有不同的內容,請選取需要轉換的內容。
以下圖為例,這是一套卡通片,Title 3是這張碟卡通的內容。另外兩個只是其他版權資料或片頭等影片,可以不要。
6. 若果這套影片有多於一種配音,可選擇轉換影片時需要那組配音。若果影片包含字幕,也可以選擇所需的字幕一併放在影片檔案中,否則可選”None”不要字幕
7. 按”Convert”
8. 內容已加進轉換清單,如果你有多於一個Title要轉換,可全部也加進清單中。跟著就是按”Start”開始轉換
9. 影片開始進行轉換了。轉換時間因應影片之長度與電腦之效能而定,請耐心等候
就是這樣了
下載FormatFactory
VCD是一件比較早期的影音媒體格式,或者應該這樣說,在這個高清的年代,VCD其實是一件很落後的產品。照筆者所知,VCD這種格式在歐美與日本從沒有流行過,在我們盛行VCD的時候,歐美地區仍是以錄影帶為主。直到現在發展到DVD及高清影碟的年代,他們也從錄影帶直接跳過VCD升級其他格式,所以我可以說,VCD從來都只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與香港兩地流行。
從下圖所見,VCD的質素其實真的製差,一個全高清的畫面相比起VCD的畫面大22倍,所以當你在高清電視上播放VCD時,質素會見得出很明顯起格的問題。
不過在高清年代仍然要講VCD,是基於在香港VCD仍然是一種很流行的格式,或許是VCD的生產成本較DVD或Blue-ray也低一點。甚或你教會的影音教材也收藏了不少舊有的VCD影碟。
在兒童事工裡,播放VCD影碟也是一個常見情況,因為過去本地基督教書室也能找到很多不同種類的影片,如:卡通、耶穌傳兒童版等等。如果你購買的是歐美製作的影片,而這張碟再經亞洲加工生產,或者我們可叫它造香港版行貨,這會發現這張VCD光碟除了有英語配音,同時也會有粵語配音,即是一隻碟同時有兩種語言給你選擇。
這篇文章講解使用VLC Play來播放VCD是有原因的,因為一隻VCD要同時包含兩個不同語言的聲軌,其實是用了VCD一個獨有的方式來製成。VCD的聲軌結構本來是立體聲的,但是了讓一隻碟同時存在兩種語言,便把雙聲度的立體聲改為單聲度,利用左聲度與右聲度各放置一種語言的聲音,來達至雙語播放。
換句話說,當你播放VCD時,左邊的喇叭會聽到粵語配音,右邊的喇叭會聽到英語的配音!問題就是出現在這裡,因為你沒有理由要大家同時聽兩個不同的語言吧。這個的確是雙語VCD的設計,只不過一個真正能播放這類VCD的軟件,是可以選取只播放那邊的聲軌。若果你是使用電腦內置的Windows Media Player或者是MacOS的QuickTime,似乎是沒有這個選擇,所以我們可使用VLC來選用這個功能。
以下會以Windows版的VLC作示範,按Media > Open Disc
選取SVCD/VCD > Play
影片會隨即播放,從上面的Pull down menu中選Audio > Stereo Mode,把原本的Stereo改為L or R
那一邊才是粵語並沒有Standard,要自己試。選好了,兩邊的喇叭就會播放同一條聲軌了,只可惜VCD不是立體聲。